分享有趣的旅游事迹和大家专业权威的旅游玩法,上http://www.52mingquan.com/

你对过去的原民办教师理解多少? 精选

  • 生活常识
  • 2023-03-19 03:24:01
  • 来源:百科网
  • 作者:名都生活百科网
优质回答:

三个字 :太难了!

其他网友观点

60年代初期,新中国的教师队伍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——民办教师。是他们扛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重担,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、农村扫盲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,起到了“半边天”的作用。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发展,以1984年12月31日为“政策界限”,在此之前任教的,是“计划内民办教师”,相继被转正使用;之后的则采取“一刀切”的清退离岗政策。自上世纪末期,民办教师退出了中国教育的舞台。即使没有被清退,或返聘了的,至今在岗的,也改称为代课教师了。其实,有过民办教师经历的人,还是难以忘记那可歌可泣的岁月,也留给了他们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。60年代每个自然村都办小学,民办教师的任用则是以下达指标的方式,从每个村、队选一名文化基础好,家庭出身好的中青年人担任。住的和上课的地方,不是土坯房,就是窑洞或祠堂或破庙。教学的方式都是包班,或复式教学。自己带上米面油菜,自己挑水,自己生火做饭。他们上完课又要和农民一样从事田间劳动。所说的工资也是记工分,年底了按出工平均分配口粮。七十年代,村、队的小学撤并以大队办学,同时联办初中、高中。这时的民办教师从村、队里众多的,有民办教师经历的人中,通过考试选拔,社员测评等方式实行减员。就是一个大队保留的也就2——3名。他们的工资除记工分外,也发补助,小学每月5元,中学每月10元。到了八十年代中期,随着学龄儿童的增多,开始招聘民办教师。这个时候,都是从高考落榜生中直接考试,择优录用。以当地来说,对民办教师发放民办教师任用证。这既是第一次,也是最后一次。民办教师的工资,比如,在小学任教的,每月工资17.5元,每年还有从农户中讨来的300斤小麦,到了1987年,取消了补助粮食,每月工资30元。九十年代一直到被清退,小学的民办教师工资每月40元,再也没涨过一分钱。九十年代末期,随着国办【1997(32)号】《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》出台后,各地开始清退所谓“计划外民办教师”。此时,民办教师名称几乎消失,都被以“代课教师”而替代。这批民办教师,不是被“转岗”,而是,有的被停课,有的被停发工资。要知道,是年的他们,正值而立或不惑之年,正是家里的顶梁柱。与其颇受如此“待遇”,也只能自谋出路。少数的人为了生活,选择主动离职,而绝大多数还是被政策而清退。眼下,这些民办教师,有的已经到了花甲之年,也有的抵近古稀。也逐渐或已经进入老年,失去或即将失去经济和劳动能力,又被风湿及老年病所困扰。就是所谓的民办教师养老补助,即每月领取每一年教龄的8元、10元、20元,杯水车薪,连基本生活也不能保证,更别说看病吃药了。民办教师也好,原民办教师也罢,他们都曾是中国农村教育的“功臣”。他们年事已高,体弱多病,“养老补助”太少是事实。考虑民办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实际贡献和现实的生活状况,也唯有增加养老补助的基数,即教龄津贴,每月应该增至100元及以上,同时像青海省、广东省那样,按教龄段,发放不同标准的生活补助费。希望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,研究和落实民办教师的合理要求,帮助他们解决晚年生活的困难。【@为生活而提神】

其他网友观点

民办教师,提起他们心中便涌起一股敬意,他们是真正的‘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’,又是辛勤的园丁,培养、守护着祖国的花朵。那时的老师工资虽然低,低到不能养家糊口,但是,他们给学生补课,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。他们从来不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,甚至会把他们带回家再辅导一次,当然也是不收费的,有可能会搭上一餐。那时候的民办教师,不会歧视家庭条件差的学生,有时候还会从微薄的工资(民办老师没工资)里拿出钱,替他们交学费。老师,当学生一靠近这样的老师,就会感觉到温暖与安全。那时的民办老师真的会为学习差的学生苦恼,他们会认为这是自己的无能。他们的教学方案因人而宜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接收特点,当老师的会灵活运用。我敬佩那时候的老民办教师,他们有责任心,并且很强大。我的小学老师就是个女民办教师,有一年冬天上早自习的时候,我起毛愣了,大约零晨三点多钟就到学校了,学校没人,我有点害怕,就去了离学校不远的老师家。老师打开门,看着我直笑,她打开炉火,又给我倒热水喝,然后做饭,她做的疙瘩汤可好吃了,太美味了!我们俩坐了很长时间才去学校。课堂上,老师表扬了我,让大家向我学习。谁知道这是个错误的表扬,第二天就有同学零晨三点起床啦,然后去敲老师家的门……后来,老师规定,谁也不准早到校,必须六点以后,大家才不起早。想起和老师在一起的日子好快乐,那就是我们的老民办教师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农民回答谢邀,民办教师是当初国家最缺师资力量时,从各业中挑选出来的精英人才,支撑教育事业的重任,他们教书育人,不计报酬,拿工分吃饭,称之民费教师,这些老民师工作认真,品德优秀,为人师表,支撑国家的教育事业,他们白天教书晚上批改作业,没有教室借民房,克服种种困难,任劳任怨,务必重任,他们是人类思想灵魂的工程师,他们伟大,他们的精神值得传承,留念,可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没能转为公费教师,又辞退当了农民,但他们老了,变成老弱残兵,晚年生活十分困难,呼于国家多补助教龄补助来解决晚年生活,可得不到国家的认可,这些老民办教师,你们的精神可贵,人品可佳,永远受人尊敬,你们伟大可爱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说起这个问题,不得不让我打开心扉:现在可以说,我不多的文化知识多半就是当时的民办教师教给的,当然他们后来基本上都转正了,而我又自学了不少文化。说起过去的民办教师,我对他们肃然起敬,从感情上说,除了亲爹亲娘,他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那时的民办教师,他们确实好,他们勤劳、质朴、敬业、无怨无悔,每个人都是一心扑在教育上,把学生当成“自己人”,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。当时的国情基本上每个地方每个村庄都有民办教师。他们一样培养出的学生“桃李满天下”,值得尊重。

99%的人还看了

大家都在看

看了还想看

微信公众号